糯米飯香
糯米飯 (資料圖片)
◇吴从惠
小時候和玩伴在野外生火。風起的時候,煙柱飄忽不定。我們就念叨一首兒歌:煙煙煙,煙到對面。那邊狗屎臭,這邊糯飯香。似乎煙就真隨我意,往對面飄去了。
小時候吃糯米飯是一種奢侈。因爲糯米產量低,且性熱不宜多吃,故農民種得少。少量的糯米是爲了釀酒或抖餈粑,用來做飯,一年就一兩次而已甚至缺如。
這個週末,幾個同學相約,到青山同學家去煮糯米飯吃,我一聽,口水流出老長了,欣然答應。
青山屬於文明的山區村。從“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沙洲村後走去還有十幾里路。上次,我們中學同學四十年首聚活動的議程就是在青山同學家小聚時確定的,所以戲稱爲青山會議。這次算第二次青山會議了。
四年過去,環境又有新變化。田園綜合體完善了,又在修新遊道。一截泥土路也全部硬化,好走多了。
這次參加的人和上次有些交叉。沒來過的同學看到大山聳峙青山巍峨很是新奇。藍瑩瑩的泡桐花開得正盛。小陽春綻放的映山紅還沒謝去。石楠果和紅豆杉果鮮紅如血光亮照人,營造出一派喜慶氛圍。
我們聚會,採用最古老又是最先進的AA模式。一起攤錢購物,一起動手做事,其樂融融。這邊搬桌椅擺碗筷,那邊剝板栗剁肉淘米刷鍋劈柴續火,各司其職。掌鍋一般就阮同學,因他技高一籌,火候把握得好。也不管你是書記還是局長,到這裏都是呼名喚姓,都是同學嘛。
不久,陣陣濃郁的糯米飯香味就瀰漫在竈間廳屋。“開飯咯!”大家立即擠攏一桌。喝酒的先開杯,不喝酒的直接上飯。酒酣耳熱之際,過去那些單相思、遞條子的糗事又會被抖落一番。
現在過得還好嗎?孩子們都在哪發展?幾個孫子了?一句句貼心的問候如寒夜裏透亮的星星閃爍在心田。
幸福,不需要太多的物質炫耀,一場久別重逢就足夠;生活不需要轟轟烈烈,平平淡淡的一頓糯米飯就足以溫暖整個寒冬。
【打印】
[ 責任編輯:
豆曉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