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反四風”要有馬不離鞍繮不鬆手的定力
□钟超
2020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民主生活會,既肯定了黨內作風建設的顯著成效,同時也指出,“四風”問題病根未除、土壤還在,要以馬不離鞍、繮不鬆手的定力,以反覆抓、抓反覆的韌勁,以釘釘子精神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整治“四風”、落實爲基層減負的各項規定,建立健全長效機制。
勇於自我革命,善於繩弊糾頑,高度重視作風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顯著特點,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歷史擔當推進作風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刀刃向內,刮骨療毒,打出組合拳,剎住了一些過去被認爲不可能剎住的歪風邪氣,解決了一些長期想解決而沒能解決的頑瘴痼疾,黨風政風煥然一新,贏得了廣大黨員幹部和羣衆的普遍讚譽。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應當清醒地看到,“四風”問題具有反覆性和頑固性,稍微鬆懈就將反彈回潮;“四風”問題又具有傳染性和擴散性,一處不慎就會形成“破窗效應”,針尖大的窟窿漏過斗大的風。例如,黨的十九大以後,新華社曾發佈《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值得警惕》一文,列舉了10種現象,劍指“門好進、臉好看”但“事難辦”,調研現場變“秀場”,“履責”變“推責”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眼下正值年終歲末,更有“走過場”“填表多”“報銷難”等新問題,這都需要我們以“反四風”的魄力、擔當與智慧,精準施策,靶向治療,切實解決老百姓的憂心事、煩心事。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蒿鬆勁退千尋。“反四風”馬不離鞍、繮不鬆手,就是要始終保持高度警惕的狀態,對“四風”問題緊盯不放、常抓不懈,不破樓蘭終不還。對於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外界的風險挑戰很難將我們打倒、使我們屈服,關鍵是怕內部出問題。提高政治能力,堅定人民情懷,都指向從嚴整治“四風”問題,持之以恆正風肅紀,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人法兼資,而天下之治成。“反四風”馬不離鞍、繮不鬆手,既要靠領導幹部帶頭轉變作風,身體力行,以上率下;也要靠強化制度機制建設,密織整治“四風”頑疾的黨紀國法,建立健全全過程監督的長效機制。一方面,各級領導幹部必須修身律己,慎終如始,時刻注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慎獨慎初慎微慎友,像珍惜生命一樣珍惜自己的節操,在廉潔治家、反對特權方面帶好頭、作示範。另一方面,我們要從黨性高度全面思考與部署作風建設,不斷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劃清黨員幹部行爲底線,努力提高作風建設制度化、規範化、法治化水平,不斷鞏固和擴大作風建設取得的寶貴成果,爲應對百年變局、實現民族復興奠定更堅實的作風基礎。
【打印】
[ 責任編輯:
張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