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各項工作】我市PCR方艙實驗室通過驗收
我市PCR方艙實驗室通過驗收
是全省首家自動化、高通量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
一天半內可完成市區50萬常住人口的核酸檢測
PCR方艙實驗室內一角。 記者 韓豔帥 圖
本報訊 (記者 袁泉、韓豔帥) 1月8日,晉城市核酸檢測基地PCR方艙實驗室經過省臨檢中心驗收,具備使用條件。值得關注的是,該方艙實驗室是全省首家自動化、高通量核酸檢測方艙實驗室,具備一天半的時間內完成市區50萬常住人口的核酸檢測能力。
晉城市核酸檢測基地位於市人民醫院易址擴建項目西南角,佔地900平方米,其中PCR方艙實驗室由9個單位方艙組成,共90平方米。PCR方艙實驗室嚴格按照生物安全二級和二級以上標準建設,除更衣間和消毒間外,分設三個主要工作區,分別爲試劑準備區、樣本製備區、擴增區產物分析區。三個區域分別用於準備試劑、處理樣本、結果解讀。PCR方艙實驗室使用壽命可達8年以上,儀器使用壽命可達5-10年,方艙實驗室及實驗設備均可用於此後醫院日常實驗使用。
“我們的PCR方艙實驗室雖不大,但設備卻是全國一流。”據市人民醫院檢驗科主任連雲芝介紹,從生物安全自動化程度上來講,實驗室配備的設備去年十月份剛被國家批覆准許使用,爲國內最新。這類設備除耗材準備、數據讀取需要依靠人工外,剩餘流程均不需接觸滅活前樣本,可以實現自動檢測,大大提升了核酸檢測能力。而此類設備全國僅安裝20餘套,在我市的PCR方艙實驗室中就有2套。
“疫情防控就是在和時間賽跑,關鍵時刻大範圍的核酸檢測更是爭分奪秒。”連雲芝說,在全自動核酸檢測條件下,我市PCR方艙實驗室一天內可完成3萬份樣本、30萬人的混檢,應急情況下,市區常住人口可在一天半內全部完成核酸檢測。而在日常情況下,每日400-500份樣本檢測,只需四五人就可維持實驗室正常運轉。
爲啥選擇建造方艙實驗室?項目建設方負責人劉智輝介紹,建設週期短,建設速度快是首選方艙的主要原因。其次,靈活可移動也是方艙實驗室優勢之一。
“以晉城的PCR方艙實驗室爲例,從我們接到訂購需求到建設完成,20餘位工人僅僅用了16天。”劉智輝說,而PCR方艙實驗室全部建設涉及30道工序,包括骨架搭建、基本裝修、涉及生物安全的詳細裝修、基礎設備調試以及實驗室操作流程調試等等。看似簡單的建設工序如果在已建成樓房中需要4-6個月才能完成,即便是在現成平房內,也需要至少3個月時間。“考慮到日後需求,我們的PCR方艙實驗室可以隨時改變位置,最短1-2個工作日即可完成轉場。”
值得一提的是,依靠獨特的設計和嚴格的操作要求,PCR方艙實驗室可以最大限度減少接觸,兼顧高通量和生物安全性。PCR方艙實驗室內,氣流和樣本流都是單向流通,每個房間、每個區域都有獨立的通風系統、空調和負壓設計,而室內工作人員也要求避免大幅度動作造成空氣流動,以此確保檢測安全。
【打印】
[ 責任編輯:
郭舒揚
]